养殖大甲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选址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池塘底部铺上10厘米左右的淤泥,并栽种茭白、水葫芦、芦草等水生植物。
池塘周围用1.8米高的围网围成“7”字型,防止外逃。
消毒放苗
使用生石灰对蟹池进行彻底消毒,清除多余淤泥,每亩用量200—250公斤。
药后7天过水1次,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选择规格整齐、反应灵敏、无损伤、无寄生虫的大闸蟹苗,用千分之三的盐水浸泡3分钟。
亩放苗量900-1000只,刚投放的蟹苗要集中放在一个蟹池,隔断开,待其适应环境后撤掉围网。
饲喂管理
主要喂高蛋白质颗粒料、冰冻鱼、玉米等。
夏季可提供充足养分,以植物饲料为主,如小麦、玉米、南瓜等。
肥育时期可增加蜗牛、螺蛳、小鱼、河蚌等。
日常管理
注意水质变化,春秋两季每半个月换一次水,夏季每周换水一次,冬季一个月左右换水一次。
检查防逃逸系统,防止事故发生。
定期检查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包括烂鳃病、水肿病、寄生虫病、水鼠等。
可使用生石灰、红霉素、甲壳素、福尔马林、硫酸铜和鼠笼等药物进行防治。
注意水质
养殖期间不得使用农药和激素,避免污染水质。
水质浑浊、发臭或暴雨后,要及时排出20厘米深的水,再灌入等量清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大甲蟹,提高其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