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内养殖鸭子,可以参考以下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场址选择和建造

选择靠近无污染水源的河边、水库、塘坝等地势开阔平坦、排水性好、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大棚。

大棚与水面之间留有活动场地,大棚用木棒作为支架和顶棚骨架,上面铺上高粱秆或玉米秸,覆盖麦草或稻草,两侧斜面离地80-100厘米,用尼龙网围上,用玉米秸封培,冬天用塑料布保暖。

大棚一般长20-30米、宽8-10米、顶高3-4米,朝向应根据所处地势而定(有条件的最好坐北朝南),每个大棚可养肉鸭1000-2000只,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以8-12只为宜。

饲养管理

育雏:雏鸭在出壳后24小时内,先饮水后开食,让其自由采食。开食时饲料可撒在塑料布上,每天喂4-6次,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饲喂次数。育雏室温度在1-2日龄时为34-32摄氏度,以后逐渐降温,降幅以雏鸭能自由活动、不打堆为宜。冬天及早春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饲料配制:饲料以玉米、豆饼、麸皮、鱼粉、骨粉、菜籽饼等配制而成,再加适量食盐、微量元素及少量青饲料。

洗浴:鸭子7日龄后,在晴朗暖和的天气时可让鸭子下水洗澡,下水次数应根据季节、气温及天气状况决定。一般夏季每天下水3-4次,春秋下水1-3次,冬天下水1-2次,天气寒冷时不下水。每次下水由开始10分钟,逐渐增加到1小时,天热可长点,天冷时则短些,可灵活掌握。每次洗浴后都要把鸭子赶到运动场背风处休息,羽毛晾干后再赶进棚内。

防疫措施

定期用生石灰消毒鸭棚,保持棚内清洁、干燥。食槽、水槽每天要用清水冲洗两次,1周内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3次。

雏鸭在1日龄内用鸭病毒肝炎弱毒苗饮水免疫,15日龄用鸭瘟弱毒疫苗按预防量加水拌入饲料1次喂给,20日龄后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灭霍乱或其他抗生素预防鸭霍乱病。

其他注意事项

大棚建设要求高度在2米至2.5米,长度和宽度根据养殖数量而定,高度也可以略矮些,2米以上的高度对日后管理和喂养比较方便。大棚内部用尼龙网隔成3至5平方米的网牢,建造的大棚一定要坚固,为了防止寒冷的天气可以准备些棉被和草帘覆盖在大棚上面,大棚的顶部要做好气孔宽度在30厘米至50厘米,根据大棚的面积来决定气孔的数量。

棚址选择要求地势高燥,滤水排水性能好,土质以沙壤土最好。鸭棚建筑大小接每平方米饲养蛋鸭7羽左右,肉鸭5羽左右为宜。每棚鸭可养500~1000羽。建筑材料一般采用廉价的毛竹骨架,竹片栅栏墙顶,外贴稻草帘子或油毡。鸭棚南边略低于棚内地面,设2米宽的水泥地面采食场,鸭棚中间设饲养员宿舍、拌料间、饲料仓库和贮蛋房。鸭桶东西北三面挖一条排水沟通到池塘。运动场地势略低于鸭棚,不能积水,面积应大于鸭棚1/3,下水坡度25°左右。此外运动场应栽几棵落叶树,有条件的夏天搭棚,鸭棚北面栽几棵长青树。水面运动场面积,蛋鸭应大于鸭棚2/3,肉鸭应大于鸭棚1/3,围网用大眼尼龙网和竹片制成,蛋鸭棚内装25瓦灯泡4只。离地面高1.5米,南北各装2个灯泡开关,肉鸭棚内装1只照明灯泡。另配备马灯数盏以及饲养用料盆、用具等,料盆按每70羽鸭配备直径50厘米陶瓷盆1只计算。蛋用型鸭可选莆田鸭、绍兴鸭、金定鸭、龙岩麻鸭,圈养以山麻鸭最好。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