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大棚的建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址
大棚应建在河边、湖边或大的池塘边上,以便利用自然水源,同时确保水源充足、新鲜、清洁,无农药及化工废水污染。
建池
暂养池建成长方形,东西向,长4-10米,宽10-100米,池深1-1.2米。池坝和底部需压实,确保不漏水、水塌边。较大的池塘应布设充气管道,便于饲养时充气。
池底可以铺上聚乙烯网片,以便于起捕和管理。
大棚结构
使用土、砖块、木桩、竹竿、铁丝或压膜条将农膜固定好,建成斜坡形或拱形的大棚。大棚的斜面可朝向南方,以充分利用阳光。
根据温室的大小和形状,在两端和侧边留门,供投饵和日常管理使用。
消毒
池塘建成后,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粕、巴豆等药物进行消毒。药物使用后需待药性消失,再放入选购的河蟹。
水草种植
投入或栽植适量容易存活且不腐烂的水草,以供蟹栖息。水草覆盖面占水面的40%-60%为宜。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透明度在40-50厘米之间。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水体深度,以保证水温稳定。
投饵喂养
冬季大棚内水温应保持在15℃以上,河蟹摄食强度随水温降低而减少,但大棚温室可确保河蟹安全越冬。前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后期增加动物蛋白饲料。
日常管理
每天观察蟹的摄食情况,随时调整投饵量。每隔1-2周在饲料中拌饲适量的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疾病。同时防止鼠、蛇等有害生物进入温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适合大闸蟹养殖的大棚,确保河蟹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