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苗移植后的养殖方法如下:
浇水
移植后第一次要浇足定根水,以加速根系与土壤的结合,降低地温,有利于缓苗。
之后2-3天早晚各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第4天到第7天,每天傍晚浇水一次,此时会陆续长出白色细根,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7天后新叶开始生长说明已缓苗成活,可停止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湿润即可。
缓苗期间管理
缓苗期间不随意用药用肥,前7-10天只需保持土壤湿润,不需要喷施叶面肥,避免摘叶、除草等操作,以免影响成活。
养根壮苗
移栽10天后,待白色新根开始生长时,可使用含腐植酸的水溶肥,如勒夫增长黑客,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缓苗和主根系下扎。
2张新叶完全打开后,可浇一次高磷水溶肥,如黑聚力,用水量不低于250ml/株,为促进花芽分化做铺垫。
适当控水去老叶
当3张新叶完全展开时,开始适当控水,第三张新叶冒头时,剪掉原来已老化枯萎的叶片,保留功能叶2-3片,减少营养消耗,促进花芽分化。
防病治虫
定期观察植株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或化学农药,如咯菌腈、精甲霜灵锰锌、咪鲜胺等。
光照与温度管理
移植后要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天气对幼苗造成伤害。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中耕与施肥
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一次,使用尿素、磷肥和氯化钾的复合肥,或三元复合肥。
花芽分化前期管理
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控制水分和氮肥用量,促进花芽分化。
灌排方法
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一次,采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2/3处,天旱时5-7天灌水一次,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
加盖塑膜
10月至11月上旬,覆盖大棚膜,使棚内气温保持在28-30℃,满足草莓正常生长需要。
通风操作
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宜,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花期棚内放养蜜蜂,便于顺利通风,同时防治草莓白粉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草莓苗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高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