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发现动物怎么处理

当养殖场发现动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立即报告与隔离

养殖场发现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时,应立即向当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报告,并按照“五不准一处理”的要求规范处置,即不准宰杀、不准销售、不准食用、不准转运、不准丢弃,必须在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监督下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选择合适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深埋法:在政府规划用地和水源重地以外,挖坑深埋,坑深不得少于2米,坑底铺2cm厚的石灰,将尸体侧卧放入,再铺2-5cm厚的石灰,用土覆盖,覆盖距地表20-30cm,厚度不少于1-1.2m。掩埋后,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对疫病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焚烧法: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焚烧,焚烧过程中应注意公共卫生安全,并作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使用专用的动物焚烧炉,焚烧时温度可达850度,能彻底地对病死动物进行杀毒灭菌,且一二燃室设计还能让焚烧过程无烟无异味。

高温法:在封闭系统内利用高温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具体操作包括将处理物装入化制筐内,设定温度(140-160℃)和压力0.8Mpa,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对处理物彻底灭菌。处理结束后,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油和水的混合物打入油水分离设备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油脂。

化尸池生物处理

利用化尸池处理病死动物,需要添加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每10立方米的池体使用1公斤的生物处理剂,以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效分解病死动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化尸池处理过程中无臭味,且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技术处理

使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剂或者高热腐熟菌等微生物产品,将其加入化尸池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剂的使用方法:按照每10立方化尸池使用1公斤,每3天加入1次连续使用3次,之后再次出现恶臭时再加入。高热腐熟菌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将其激活,1包高热腐熟菌+500克红糖+20公斤温水放入容器中密封激活24小时后使用。使用按照每10立方的化尸池每个月添加一包产品激活菌种直接倒入化尸池中即可。

严格消毒

无论是掩埋还是焚烧,所有与病死动物接触的运输工具、处理场所都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养殖场可以有效地处理病死动物,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