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后的花生田怎么养殖

修理后的花生田进行养殖的步骤如下:

整理沟畦,培土壅根

由于灾害导致花生田沟畦破坏,退水后应及时修复沟畦,开沟覆土,培土壅根,以恢复生长。

中耕除草,破除板结

花生田受淹后,土壤容易板结,应及时中耕,散去多余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帮助根系恢复生长。中耕时,可用小锄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围的土刨开,形成一个“小窝”,使两片子叶和叶腋间的侧芽露出土面,提早接受阳光照射。同时,结合中耕进行除草,要求浅锄,刮净杂草。

施肥管理

追肥:露地花生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速效尿素5~10公斤,有条件的,要注意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夏花生追肥以根外追肥为主,喷施1%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亩50公斤,连续喷施两次。

底肥:春播花生田应施足底肥,具体施用标准为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钾肥10~15公斤,并辅以铁、钙、硼等其它微量元素肥料。

防治病虫害

高温、田间湿度大,容易引发花生病害,特别是夏花生容易发生叶斑病、网斑病等病害。始花后10天左右,可用50%的多菌灵1000~1500倍液、75%的百菌清进行喷施防治,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

选地与土壤准备

选择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精细整地,达到地面平整无坷拉,旱能浇,涝能排。地膜覆盖花生田要起垄,做到垄直、垄平,垄宽均匀。土壤的pH值应维持在大约7.0,有助于花生根系的健康生长。

选用良种与适时播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应将种子带壳晾晒1至2天,然后剥去外壳,剔除病变、干瘪或质量不佳的种子,以提升种子的发芽率。适时播种,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进行播种。使用27%苯甲·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并促进根系生长。播种时,每亩播种量建议为15至18公斤,播种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

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溉

花生是喜肥作物,对养分需求量较大。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在花生生长的不同阶段,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合理灌溉。及时排出积水,避免涝灾。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对于缺苗严重的地块,应及时补种或移栽。

中耕除草:在花生生长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促进根系发育和果针下扎。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修理花生田并进行养殖,确保花生的高产和优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