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养殖情况怎么样

山东威海的养殖情况整体较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产业规模大

威海市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带、海参和鲆鲽类养殖基地。

海参养殖面积发展到16万亩,存养量5亿多头,年可实现产值近20亿元。

海带产量40万吨,占全国的40%,实现产值近10亿元。

鲆鲽类养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深水网箱达到300多个,年可实现产值15多亿元。

养殖技术先进

威海市推广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如“721”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

种业发达

威海市已建成省级以上原良种场25处,其中包括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数量居全省第一。

海马、白海参等品种的繁育技术全国领先,存有量分别达到全国50%以上和90%。

品牌知名度高

“威海刺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等地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环保意识强

威海市推行多营养层级生态循环模式,发展海洋碳汇,得到联合国相关机构的肯定。

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威海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8.4万吨,增长3.6%;养殖产量212.9万吨,增长3.8%。

海洋牧场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面临挑战

养殖户反映存在养殖用水被农药污染的情况,影响了部分养殖品种的存活率。

总体来说,山东威海的养殖产业在规模、技术、种业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环境和管理方面的挑战。未来,威海市需继续加强养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养殖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