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港养方式
利用海区潮间带的自然地势建坝围成养殖池,设备简单。
主要依靠自然纳苗,也可投放入工苗,但不施肥不投饵,完全靠天然生产力提供产品。
产品种类包括鱼、蟹、虾、贝等,单种每亩产量可达十几千克,综合效益数百元。
半精养方式
在港养基础上发展,建造适合对虾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人工控制水温、盐度、透明度、底质、水深和敌害生物。
合理放苗,辅以投饵,取得较高产量。由于投饵少,养虾废水有机物少,对环境不良影响小,经济效益较高。
精养方式
在较小池塘中采用,要求池塘条件好,换水率高,有增氧设备,设施齐全。
以投人工优质饵料为主,单位面积放苗量较高。只要环境控制合理,投饵合理,一般能取得较高产量。但投资大,风险高,饵料系数高,环境污染严重。
混养方式
在养虾的同时,放养其他鱼、贝、藻、蟹等种类,养殖产品中包括对虾及混养种类。
池塘养殖
包括土池封闭式养殖和水泥池养殖,需进行池塘建设、消毒、清野等步骤。
养殖过程中需控制水质、盐度,进行饲养管理、溶氧量控制及病害防治。
网箱养殖
利用网箱进行对虾养殖,适用于浅海和港湾,设备简单,管理方便。
育苗与孵化
亲虾选择、促熟、交配、产卵等步骤,培育出健康的虾苗进行养殖。
这些养殖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养殖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对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