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蜈蚣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种结合猪血养殖的方法:
养殖池建设
可以使用砖池养殖方法,用砖头砌成1米见方的池,也可用0.4厘米粗的铁丝作为骨架,用水泥浇制。池顶安装能活动的玻璃小门,用于观察和投料。池的两端开口,以便通风换气,开口处要安装窗纱布。池壁的衔接处要密封,不能有空隙,以防蜈蚣钻隙逃逸。池底铺20厘米厚的泥块,在泥块上面再用砖、瓦有规则地堆叠。泥块和砖瓦之间的空隙要大一些,便于蜈蚣出入活动、产卵和孵化。
饲养盒选择
对于饲养盒,要根据蜈蚣的大小来进行选择。推荐通风透明的饲养盒,如果没有条件购买专业的饲养盒,也可以用打了通气孔的整理箱来代替。但一定要注意通风性。
垫材土选择
垫材土可以选择椰土、泥炭土或爬虫木块。这三种垫材土都可以选用,功能差别不大,主要在于欣赏性。选择好垫材土后,要记得定时清理和更换,以避免螨虫的大量繁殖。
水盆和水供应
在蜈蚣的饲养环境内一定要准备一个不易被打翻的水盆以保证蜈蚣的水供应。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马虎。
温度和湿度控制
蜈蚣最适合的生长环境是29~32摄氏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夏季高温时期要注意给蜈蚣通风、降温,可以每天在室内洒水一两次,保持土壤湿润。
蜈蚣喜潮湿,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土壤湿度15%~20%。如果饲养环境过于干燥,饲料水分不足,会影响蜈蚣的呼吸作用和体温调节,还会影响产卵和孵化率。
喂食方法
蜈蚣在适宜温度(25~32℃)进食时,一条成年蜈蚣约吃1克,幼蜈蚣约吃0.1克。一年只有七个月可以吃,也就是每年的四月初到十月中旬。在四月初到十月中旬这段时间,可以每天喂一次,晚上7~9点喂食效果最好。
病害防治
蜈蚣也是比较容易患病的,常见的有绿僵菌病、胃肠炎、脱壳病等。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蜈蚣的生活状态,发现蜈蚣出现行动缓慢、暴躁等现象时就要看其是否患病,及时的用药治疗,或者将病蜈蚣隔离开来。
繁殖技术
蜈蚣的繁殖主要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种。卵生蜈蚣每年可产卵1-2次,每次产卵数量在30-50枚左右。胎生蜈蚣每年可繁殖1-2次,每次繁殖数量在10-20只左右。在繁殖过程中,要为蜈蚣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和营养丰富的饲料,以提高繁殖率。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建立一套适合蜈蚣生长的养殖环境,并进行有效的养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