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海虹的步骤如下:
选择养殖海区
养殖海虹应选择水流比较畅通、水质比较清新的外海区。内湾型海区的水流交换差,水质容易污染,饵料缺乏,导致海虹肥满度不高且有柴油等异味。
投放养殖器材
每年的3月底开始投放养殖器材,每天检测海虹的肥满度。如果海虹突然消瘦或大批产卵,应及时投放养殖器材,让其自然采苗。
海区半人工采苗
采苗场应选在亲贝较多的海区,保证有足够的幼虫。海区地形以半圆形海湾为好,海湾外有慢加满池水,1—2天内便有幼体附着。如果池内培养,可加大换水量,增加投饵量,并适当提高光照强度,20—30天后,幼苗壳长达到1毫米以上,即可移到海上养殖。
海上培育
贻贝幼苗从室内移到海上暂养保苗,由于环境变化,部分幼体会脱落。风浪和强烈光照是掉苗的重要因素。一般2—3天后可将采苗绳拆开,用于养成。
养成期管理
实行立体养殖,海区水深5—20米,饵料上下分布,降低上层水层养殖密度。
适时调节水层,根据贻贝生长需要调整水层深度,尤其在夏季水温超过29℃时,应进行避暑度夏,向深海区养殖,并降低养殖水层。
贝藻饲养,提供足够的饵料,促进海虹生长。
收获
一般在7月份海虹长到1-1.5cm时进行收获,可卖给虾池养殖户做饵料,也可卖给其他养殖户做苗种。
建议
选择合适的海区:确保海区水流畅通、水质清新,避免内湾型海区。
定期管理:定期巡视海区,及时调整浮力,防止断架缠架。
适时收获:根据海虹的生长情况及时收获,确保海虹肥满度。
合理投饵:根据海虹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投饵,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
通过以上步骤和管理,家庭养殖海虹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