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虎皮田鸡(也称为虎纹蛙或水鸡)涉及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养殖指南:
1. 蛙池建设
蛙池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但应确保有足够的面积供成蛙活动和栖息。蛙池四周应建砖墙围栏,墙高1.5米以上,并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配备铁枝和密眼尼龙网以防逃。蛙池内应种植水草和小灌木,为成蛙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2. 场地选择
选择宁静、进排水便利、水质整洁、地势略高的场地进行养殖。场地周围应有杂草丛生和温暖湿润的环境,以模拟田鸡的野生环境。
3. 温度和光照
田鸡生长适温为20-30℃,温度低于10℃时摄食和活动减少,低于5℃时开始冬眠。光照对田鸡的新陈代谢、生长和生殖有促进作用,但田鸡怕阳光直射,应提供弱光环境。
4. 水质
蛙池水质要求较高,溶氧量应达到渔业水质标准,pH值在7-8之间,盐度不高于2。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并进行消毒处理。
5. 饲料管理
5.1 饲料种类
前期:投喂鲜活饵料如蚯蚓、蝇蛆等,以及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和鸡蛋黄。
中期:逐渐过渡到以红虫为主,同时投喂切碎的鱼肉、蚌肉、螺蛳肉等。
后期: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并投喂一些小昆虫及活饵食,如蚯蚓等。
5.2 投喂方法
投饵量:随蝌蚪日龄增长而增加,前期每天投饵2次,后期根据田鸡大小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和次数。
投饵时间:前期在上午8点以后投饵,后期可根据田鸡的摄食习惯进行调整。
6. 繁殖和孵化
繁殖准备:春天温度回升后,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进行消毒并注入清水,调节水位和光照以适宜水温。
产卵和孵化: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16小时产卵,每天上午8点后观察卵团,及时捞出并移入孵化池。孵化时水温应保持在25℃左右,并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
7. 分级饲养
为防止大田鸡欺负小田鸡,应进行分级饲养,将相同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并确保每只田鸡都能吃饱。
8. 卫生和疾病防治
定期清理:及时清理蛙池内的粪便和垃圾,保持水质清洁。
消毒处理:定期对蛙池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疾病防治:注意观察田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
9. 冬季管理
冬眠前应给田鸡提供足够的营养,存储足够的能量,以便在冬眠期间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活动。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虎皮田鸡,提高其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