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北方小地龙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场地选择
沟养与坑养:在室外挖沟或坑,沟长可灵活掌握,宽约0.5~0.7米,深0.3~0.5米,坑为方形或长方形,深度均为0.3~0.5米。沟养多在青饲料地挖沟饲养,可促进青饲料的生长发育,又能使蚯蚓丰收。
野生放养:利用边隙地挖宽约1m的田畈,放置饲料投入种蚓进行养殖,多用于场内、自留地、河边、房前屋后、桑园、果园等。这个方法不适用于雨季和冬季,所以夏季要防晒降温、排除积水,冬季注意保温。
土温床养:利用水浮莲、水花生和小葫芦过冬的土温床,饲养蚯蚓。
防空洞饲养:利用人防建筑冬暖夏凉、阴暗潮湿的条件进行饲养,成本低廉。
多层温床饲养:利用角钢、水泥预制板或木板搭成多层的饲养床架,再架上木板或者其他材质的板材以及土壤和饲料,放上种蚯蚓。在两个床架之间要留有过道,方便日常的饲养管理。冬季则可以利用工厂废气、煤炭加热、电热器、生物质采暖炉等方式加温,用以保证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
室内池养:在室内用砖或者水泥砌成池子,这个池子可以在地面也可以一半在地面以下,在池子里面进行蚯蚓的饲养。
塑料大棚养:用金属骨架以及塑料薄膜搭建成大型的饲养温室,没有金属骨架的话也可以采用竹片、木材等材质。
环境控制
土壤条件:地龙的饲养土壤应该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透气性。可以选择河沙和淤泥的混合土壤饲养。
光照条件:地龙并不需要强烈的光照条件,但需要有一定的光照。饲养地龙的场所可以在避光角落摆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厕所和阳台上更容易垫上可生长的淤泥,适合其生长。
温湿度控制:饲养地龙时,保持温湿度是非常重要的,可加入椰子末渣内,计量约5升,用水汁搅拌彻底后放入饲养盆即可。温湿度控制在20~30℃、湿度为80%以上。
饲料与喂食
营养成分:地龙饲料以栗粉、棕榈粉或玉米淀粉为主,最好配合一些其他天然的食材,比如小麦粉、菠萝蜜、蛋黄等,这些都可以为地龙提供营养成分。
适量喂食:地龙需要适量的饮食,一般每天喂食1-2次即可。饮食不过量,避免浪费和超量。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地龙需要定期检查身体状况,防止出现传染病发生。可以将其放在有通风性且日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滋生细菌。
其他注意事项
防小鸟:小鸟会吃掉地龙,因此要做好预防措施。
繁殖:每年四月是地龙繁殖的季节,如果已经放进种进去,就无需专门去引种。
温度控制:蚯蚓适宜的温度在15-20度左右,气温低至5度左右,蚯蚓就会进入休眠期。当气温高于30度,蚯蚓就会出现死亡。
湿度控制:蚯蚓喜湿怕涝,空气湿度需保证在75%左右,蚓床的土壤湿度要保持在30%左右。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你可以更好地养殖北方小地龙,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