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小草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水深2米左右,池底平坦且略向排水口倾斜。池塘周围要用水泥板、塑料薄膜等防逃设施,防止草鱼逃逸。
鱼种放养
选择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草鱼种进行放养,一般每亩放养1000-1500尾,同时可以搭配放养一些鲢鱼、鳙鱼等,以调节水质和增加养殖效益。放养时间一般在3-4月份,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
饲料投喂
草鱼食性杂,可以投喂各种草料、麸皮、玉米等,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采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配合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要均衡,蛋白质含量要达到28%以上。投喂量要根据草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来确定,一般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草鱼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草鱼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要定期加注新水、更换水体,保持水质的清新和适宜的pH值、溶氧量等指标。在高温季节,可以采用增氧设备进行增氧,防止水体缺氧导致草鱼死亡。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包括巡塘、观察草鱼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死鱼等。巡塘要早晚各一次,观察草鱼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出现浮头、游塘等现象应及时处理。发现病死鱼要及时捞出并深埋处理,防止病害扩散。同时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池塘卫生。
捕捞销售
草鱼经过3-4个月的养殖,个体生长达到1斤以上时可以进行捕捞销售。捕捞前要停止投喂2-3天,降低水体中饵料残留量。
疾病防治
草鱼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和各种疾病,需要做好防治措施。如果青饲料中也夹杂着细菌,经过肠道消化吸收,就会出现轻微的肠炎,再加上水体中的各种细菌感染,中华蚤、鱼虱、水霉菌胞子、细菌性出血病等,所以每到了夏季,要全水域泼洒治疗肠炎和杀灭细菌的药物。
水温管理
草鱼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水温的波动会对草鱼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做好水温的监测和调控,保持水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人工养殖小草鱼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