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养殖蛋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坐北朝南、周围无高大遮阳物、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建场。场地应选择靠近池塘、水库、水流缓慢的溪河边,远离村庄或城镇,防止污染源。地势干燥,土壤无疫病污染,土质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最好是沙质土壤。场地避风朝阳,与水面保持5度左右的缓坡。鸭舍实用面积以每平方米6-8羽计算,每栋以养1000羽为宜。舍围用稻草帘挂到屋檐,内用透明塑料薄膜挡风,舍内按每100平方米60W电灯3个、15W的2个。舍前要有一块干燥略斜比鸭舍大2倍的运动场。水面运动场所要比鸭舍面积大三倍,并用竹篱笆或网围住。鸭舍周围要有遮阴设施或植物。

鸭舍建设

暖舍的一面为单拱,棚顶盖瓦并留有可活动的天窗,中间加锯末,棚底覆盖塑膜。另一面为钢筋拱架,覆有两幅塑膜并用尼龙绳固定。前后墙为砖结构,抹水泥光面以利消毒。舍内纵向以间壁隔开,分为栖息产蛋场和采食场。横向设可调节的活动隔栏,视鸭群数量随时调整密度。栖息产蛋场为水泥地面,两侧设观察窗。采食场地面要具有一定坡度,以利冲洗。两侧开喂食门,前墙底边留排水孔,后墙设通风窗和进入门;场内设水槽、食槽等。

温度与湿度控制

1~3日龄32~30℃,室温保持在24℃,4日龄后每天降温1℃,28日龄后达到18℃,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要适宜,通风要良好,防止贼风,以防感冒。舍内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光照管理

1~3日龄可采用23小时光照,夜间熄灯1小时,以后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直到采用自然光照。夜间喂料时给予弱光照明,产蛋期要保证每天有16~17小时的光照,强度为5~8lx。每30平方米鸭舍开一盏15W的灯泡。

饲养密度

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3~4周龄20~25只/平方米,1个月龄后15只/平方米,育雏鸭至产蛋鸭8~10只/平方米,每个围栏以饲养100~200只左右为宜。

饲料与饲养管理

雏鸭出壳后12~24小时进行饮水,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可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开食可用经水漂洗过的碎米饲喂六成饱,后逐渐添加小鸭料,每天喂6—8次,喂至1月龄。保温:第一周保持舍内环境温度27~30℃,以后每周下降3℃,直到3周后保持温度在20℃左右。放水:1周内放水每天2次,每次半个小时,水温不低于15℃,以后逐渐延长。加强管理:勤扫鸭舍,勤换垫草,淘汰病雏、弱雏,保持通风干爽,注意消毒、饮水卫生及防鼠害。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一般在1月龄后饲喂中鸭饲料,饲料配制按谷物饲料(以玉米或稻谷为主)占50%~60%,饼类饲料(以豆粕、菜子饼为主)占10%~20%,蛋白质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主)占10%~15%。饲料宜粗不宜精,目的是使育成鸭得到充分锻炼,使蛋鸭长好骨架。尽量用青绿饲料代替精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青绿饲料约占整个饲料量的30%~50%。

疾病防治

定期对蛋鸭鸭舍、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鸭舍铺垫新鲜干稻草6cm厚,保持干净,要勤更换垫草。在鸭舍靠墙一边设产蛋箱,垫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