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草鱼的方法如下:
水温管理
监测水温: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温的变化,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季节,更要加强水温的监测和调控。正常情况下,草鱼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
水温调控:在高温和低温季节,可通过调节池塘水深、注入新水或使用遮阳网等方式来调控水温。同时,还要注意在换季时加强草鱼的营养和抗病能力。
水质管理
保持透明度:草鱼喜欢清新的水质,因此要保持水质的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可通过定期抽出底层水、注入新水等方式来维持水质的透明度。
定期测氨氮:养殖后期,池塘中的残饵和排泄物等可能导致氨氮超标,对草鱼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氨氮含量,如果氨氮超标,可使用沸石粉等降低氨氮含量。
保持水深:水深可以影响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一般要求池塘水深在1.5-2.0米之间。在高温和低温季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水深。
定期加氧: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如果溶解氧过低,可使用增氧机或加入新水等方式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养殖技巧
养殖池塘准备: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cm,水深2m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清污消毒: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cm)亩用生石灰100kg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kg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饲料投喂:平时饲喂的时候要定时定点定量饲喂,主要是投喂颗粒饲料,保证鱼儿能吃饱。此外,还要注意水质的调节和病害的预防。
换塘清水:等到草鱼长到手掌大小时池塘的密度就会增大,水质也会变差,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鱼的密度并且给水中注入氧气帮助草鱼更好的生长。
鱼种选择与放养
鱼苗选择: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尾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放养时间:采用春季放养或秋季放养两种方式,春季放养时间为水温回升到12℃以上,秋季放养为水温在15~12℃之间投放苗种。
放养模式:放养模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以主养模式为主。主养模式草鱼占80%~85%,搭配20%~15%的鲢、鳙、鲂、鲫鱼。
放养规格及密度:草鱼放养规格全长在15~20cm时,放养密度以1400~1600尾/亩为宜。草鱼放养规格全长在20~25cm时,放养密度以1200~1400尾/亩为宜。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淡水养殖草鱼的成活率和产量,同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