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床养殖肉牛怎么养殖

菌床养殖肉牛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通过使用发酵床菌种和垫料,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分解牛粪,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下是一些关于菌床养殖肉牛的详细步骤和建议:

发酵床养牛的制作方法

激活发酵床菌种

将1包500克的“加强型活力发酵床复合菌种”和750克多糖性复合菌种营养基全部溶于20公斤温水中,密封激活24小时。

垫料准备

垫料材料可以是各种切碎的杂草、玉米秸秆、甘蔗渣、锯末等。

垫料厚度约20-30厘米,高温季节15-25厘米,冬春季节30-40厘米。

使用半年左右清理更换一次,大量牛粪可作为有机肥销售时,可以20-30天更换一次。

接种菌种

1包激活好的菌种可以使用20平方米的牛舍。

喷洒菌种后要简单翻耙一下,使其均匀分布。

垫料含水量控制在30-40%。

养殖密度

200斤的小牛2平方/头,成年小牛6-8平方/头,成年大牛10-15平方/头。

发酵床日常维护管理

人工管护

牛粪便若集中在一起需要人工疏散,均匀散开在发酵床上,浅浅埋入垫料里面。

及时交换部分垫料

若垫料过湿会导致板结和发臭,需要将较湿的垫料与较干的垫料交换,以便水分蒸发。

牛舍环境控制

牛舍应南北通透,通风及采光条件良好,墙高3-4米,设置卷帘结构。

发酵床表面温度控制在25℃左右,确保肉牛在冬季安全生长。

牛舍设计与牛床制作

牛舍设计

牛舍多为卷帘框架式结构,长度控制在100米左右,宽度10-15米。

设置遮阳网和卷帘布,分别用于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

牛床(发酵床)制作

牛床要高于地面5-10厘米,四周设置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

垫料可以使用粉碎的锯木屑、稻壳、玉米芯、秸秆等,碳氮比高于25:1。

饲喂与管理

饲喂

定时定量合理饲喂,不可饥一顿饱一顿。

青贮饲料、糟粕饲料喂牛时,要逐渐增加喂量,并配比不少于1/3的青干草和适量的碳酸氢钠。

饮水

牛采食后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冬季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供给温水。

环境控制

气温对牛体影响大,适宜环境温度为5°C~21°C。

牛棚搭建要考虑夏季通风和冬季保温,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其他注意事项

垫料更换

定期更换垫料,保持发酵床的微生物活性,同时也有利于牛舍的卫生。

疾病防治

注意观察牛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持牛舍清洁干燥。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进行菌床养殖肉牛,提高养殖效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为肉牛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