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殖海鲜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扦竹养蛎
方法:利用竹竿插入海底或滩涂,让牡蛎附着生长。这种方法在霞浦等地非常普遍,并且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盐湖养殖
地点:主要集中在新疆的部分大盐湖和水库,如巴音布鲁克盐湖、察尔汗盐湖等。这些盐湖的高盐度和丰富的矿物质使其成为海鲜养殖的理想环境。
陶瓷容器养观赏鱼
容器:古人使用陶瓷、石、砂、瓷等材质的容器来养鱼,其中陶瓷是最常见的材质。这些容器多孔,可以培养硝化细菌等益生菌,同时利用绿苔净化水质。
环境:古人认为万物离不开光照,因此会将容器放置在斑驳阳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一般在树荫底下,避免全日照。
鱼缸养金鱼
容器:古代没有玻璃鱼缸,普遍使用泥盆、瓦盆等透气性好的容器。这些容器内壁粗糙,适合青苔生长,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氧气供给:古代没有氧气泵,通过增加鱼缸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因此鱼缸口开得较大。
过滤:没有自动过滤设备,通过天然方式过滤,如养一盆好水,利用青苔抑制绿藻生长,降低换水频率。
这些方法体现了古代人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海鲜养殖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