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网养殖田螺怎么养殖

吊网养殖田螺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进排水系统改造

将原有的进排水系统改成单独进排水,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应安装防逃网,以防外来敌害生物进入和鱼逃跑。

养殖池整理

养殖池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水深30厘米。埂要夯实,防止漏水。

养殖池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防逃网。

养殖池中间挖一条深30厘米、宽40厘米的集鱼沟。

在养殖池中间栽种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控制温度。

混养方式

采用田螺、河蚌、鲢鱼、鳙鱼、泥鳅混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生态平衡。

种螺放养

3月下旬开始陆续投放种螺,放养前1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

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可搭养夏花鳙鱼1尾、鲢鱼3尾、泥鳅30尾。

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

饲料与喂养

田螺需要氧气多,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

田螺吃青菜、浮萍、米糠、瓜果以及鱼杂、动物内脏,最好能经常在饲料中拌点贝壳粉。

一周喂两次,喂前先捞出上次剩余的饵料。

平时多围着池子转转,把游动力差、肉少壳厚的老弱病残螺捞出来,敲碎喂黄鳝。

冬季水温降到10℃以下时,田螺开始钻入泥中冬眠,保持0.5-1米水深,使冬季冰层不结到底就可以安全越冬。

水质管理

螺池要经常保证水流的循环,注入新水,调节水质。

在繁殖季节,保持池水流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流水养殖。

春秋两季,养殖以微流水为宜,水深保持在30厘米左右。

每15天左右施生石灰调节PH值,使螺池的池水PH值保持在7-8左右。

严防水质污染,禁止使用含强铁、强硫质以及受化肥、农药污染或工业废水。

捕捞收获

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

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吊网养殖田螺,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