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网养殖螃蟹的方法如下:
水域选择
选择远离污染河流入口、航道,水位较浅(一般不超过15米),水草丰富,螺、蚬资源多,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流缓慢,水位相对稳定的地点。
水底要求平坦,污泥少,水面开阔。避免水草过多,以免影响水体交换和溶氧。
围网设施建设
采用双层网围,两层网间隔5米,网围四周用毛竹或树木作固定桩,桩间距2~3米。
网底部用石笼和地锚固定,使网脚与底泥贴紧,石笼压入底泥20厘米,网上部高出水面1~1.5米。
内层网上设置高0.6~1米、向内倾斜40~60度的防逃盖网,防止河蟹攀爬逃出。
苗种放养
蟹种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放养前用0.01%的新洁尔灭或30克/升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
放养时间通常在3月中旬前后,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
每亩水面放养量控制在500~600只以内,规格为80~200只/千克的越冬蟹种。
饲料投喂
围网养蟹需要补充人工饲料,投喂的小鱼虾、螺蚌肉、动物下脚料、谷类和饼类等要新鲜,严禁腐败变质。
日投喂量为河蟹总重的3%~5%,根据水温、天气、天然饵料多少及河蟹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定期补充水草和螺蛳,前期适当投喂鲜螺蚌肉和小杂鱼,后期每天投喂南瓜、土豆丝和鲜鱼、鱼粉、豆饼、大豆制成的饵料。
日常管理
注意水质管理,清除污物和腐烂的水草,保持水体清洁和溶氧充足。
定期检查围网是否破损,防止河蟹逃出。
在蟹种放养初期,特别要注意防逃措施,避免幼蟹因环境突变而逃跑。
病害防治
夏季高温季节,每15~20天在蟹较集中的区域泼洒生石灰15~20克/米进行防病。
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收获
根据河蟹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收获,一般选择在秋季蟹肥时进行捕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围网养殖螃蟹,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