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养殖蛋鸡方面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产蛋率、增强鸡的健康状况以及优化养殖效率。以下是一些国外养殖蛋鸡的方法:
加喂维生素C
俄罗斯的研究表明,在鸡舍温度为17-27℃时,每千克饲料添加30毫克的维生素C,可以在48周内增产鸡蛋7%。
加喂胆碱
美国的研究显示,对蛋鸡添加0.05%的胆碱,可以提高产蛋率至76%。
加喂色氨酸
日本专家在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0ppm的L-色氨酸,可以使产蛋率提高9%,日产蛋量增加54%。
饥饿法
在母鸡进入产蛋期前一个月进行饿饲,第一周开始逐步减少饲料量,一周后控制在正常量的1/20,主要以饮水为主。一个月后逐渐增加饲料量至正常量,恢复正常量后即进入产蛋期。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母鸡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量约40%。
头部降温法
该方法的具体细节未提供,但可能有助于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蛋鸡的生产性能。
自动化养殖系统
德国采用自动化养殖系统,通过悬挂的管道输送饲料和水,确保小鸡在需要时能够随时进食和饮水。此外,系统还会对鸡蛋进行清洗消毒,并在温控室中进行孵化,以确保鸡蛋的质量和孵化率。
详细的养殖阶段管理
育雏期:保持室内温度在30-33摄氏度,逐渐调整到28摄氏度,养殖密度控制在10只/平米以内,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度。
生长期:温度控制在18-25摄氏度,养殖密度控制在4-6只/平米以内,继续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并添加维诺蛋鸡高维维持机体代谢,提高繁殖率、孵化率、成活率等。
产蛋期:此阶段应确保充足的饲料和水的供应,特别是在冬季和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等微量元素,以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
这些方法和技术体现了国外在蛋鸡养殖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合理的饲喂、环境控制和管理,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