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海鳗怎么养殖的

人工养殖海鳗的方法如下:

池塘设置与消毒

池塘面积需在1~2.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

池塘应进行干池曝晒或带水清污,并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放养密度

普通每亩池塘可放养50克的海鳗7000尾左右,可适当搭养少量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鲢、鳙、鲤、鲫等,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饲料投喂

在池塘各边放置数个饲料台,将人工协作饲料放在饲料台上让海鳗摄食,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2%~3%。

投喂量以投喂后15~25分钟能吃完为宜,避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

海鳗在溶氧量为5~10毫克/升,PH值7.2~9,透亮度20厘米左右的水质条件下生长良好。

水色变为暗褐色、黄褐色或乳白透亮色时,应排出部分旧水,注入新水。

如发觉海鳗集中在水面并围绕池塘边转,说明水中的溶氧量不足,此时应启动增氧机增氧。

分级饲养

每隔1个月要分疏一次,使同池塘饲养的海鳗规格整齐、密度相宜。

分疏时,可使用光洁的鱼筛间格,并用水花淋洒海鳗,使它们活跃起来,自然滑过鱼筛间格。

选择与运输

保持环境黑暗,减少海鳗的活动,运输过程中要操作小心、快速,减少干露时间,防止体分泌过多粘液。

疾病防控

定期检查鳗鱼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可采用疫苗预防、水质调节等方式进行疾病防控。

排污管理

鳗鱼食量大,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较多,需要及时清除,一般投喂3小时后进行排污。

水环境调节

光照:适当的阳光可以帮助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提高杀虫和治病的效果。

水温: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在土池养殖中,需要保持2.5米以上的水深,以形成上下温跃层。

盐度:水体中的盐度应保持在2-5‰之间,预防寄生虫和病菌。

氨氮和PH值:需要保持一定的氨氮和PH值,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指标符合鳗鱼生长的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海鳗。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海鳗的生长状况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海鳗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