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养殖石蛙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
选择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应选择偏僻的山区,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要好,避免噪音干扰。
建造养殖池
养殖池可以是集约化的模式,采用1m×2m的规模,池内壁要光滑,水深保持在3m以上10m以下,池底可以铺上较大的鹅卵石,并设置石穴供石蛙栖息。
幼苗期饲养管理
幼苗期主要喂食鸡蛋黄,每天两次,蝌蚪发育期后改喂活体小昆虫如蚯蚓,后期可加喂鱼肉,饲料可以混合配制。水质变差时需及时更换。
日常管理要点
定期检查水质,保证清洁,及时清理粪便和杂质,勤换水,一般3到4小时换一次。检查养殖器械和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定期消毒杀菌,并及时将不同大小的个体分离,避免以大欺小。
种蛙选择与培育
选择体质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作为种蛙,在冬眠前加强饲养,保持其膘厚体壮,以利于繁殖和生长。
配种产卵
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种,雌雄比例1:1,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5~20只,夜间9时后抱对,母蛙于清晨排卵,每次产卵300~500粒。产卵后需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期水温要求在18-28℃。
人工孵化
孵化过程中要保证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以提高孵化率和幼蛙成活率。
水质管理
定期清理养殖池内的污垢和饲料残渣,4天左右更换一次水,夏季温度高时换水要更勤,确保石蛙生长环境整洁清洁。
养殖设施
养殖池四周用石棉瓦围成一圈防止逃跑,顶部用纱网制作护蛙网,池边用尼龙网做围栏,防止天敌入侵。池子上方可加设黑色太阳网遮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温室养殖石蛙,提高养殖成功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