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养殖大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池塘的选择与准备、水质调控、虾苗放养、投饵与喂养、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池塘选择与准备

选择淤泥少、池底平坦、保水深度1.5米、面积在5亩左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

在养殖前一个月左右排干池水,用漂白粉消毒,之后晒塘,并做好进排水口过滤和放逃设施。

水质调控

由于北方地区春季水源pH值偏高,需使用药物清塘,然后进满水至明年春季使用,以改善水质。

在虾苗放养前15天进行药物消毒,使用氯制剂如二氧化氯、漂粉精等,彻底杀灭致病菌和敌害生物。

调节pH值和氨氮,使用轮虫净、阿维菌素杀灭轮虫等浮游动物后,再使用明矾、同治降碱灵、EM菌等药物。

肥水时,使用生物复合肥和光合细菌肥水,不宜使用碱性肥料,水色达到黄绿色或黄褐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30厘米时,即可放苗。

虾苗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的虾苗进行投放,注意虾苗的运输过程要尽量减少应激,保持水质稳定。

在放苗前10天,亩施专用有机肥200公斤,注水80-100厘米。

放苗时,水温应稳定在23℃左右,按10平方米3万尾放苗,一次放足。

投饵与喂养

虾苗在下一个池塘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月后投饵,辅以鲜鱼贝类。

炎热季节每次更换水表,保持水质清洁。

晚上给虾喂食,保证饲料充足,避免自相残杀。

疾病防治

定期监测水质,保持良好的“绿水”或“褐水”,透明度在30-50厘米,定期施用石灰调节pH值。

合理使用增氧机,增加溶解氧,减少底层硫化氢、氨等有害物质,抑制病菌繁殖。

进行多造多品种养殖,做好病害防治。

其他管理

在冬季,可以使用冬棚虾养殖技术,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科学利用稻草,晒干晒枯后分散打堆,供虾苗栖息,定期查看田间和下风口水色的变化,及时处理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在北方成功养殖大虾。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当地具体环境和条件,灵活调整养殖方法,并注意观察虾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