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养殖鳝鱼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选地建池
选择向阳、背风、水源方便的地方建池,面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20~50平方米,池深1~1.5米。
池壁顶部要用砖块做成T字型,池坎顶部应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进出水口和溢水管要用铁丝网牢固封闭,防止黄鳝外逃。
池内放入30厘米厚的泥土,再投入石块、砖头,以便黄鳝打洞穴居。
水质调节
黄鳝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水质应保持适宜的温度(20~28℃)、PH值(6~8)和氧气含量(5毫克/升以上)。
每10天左右,用强微水精翠一包5-8亩,用少量红糖水浸泡活化后,均匀泼洒于水中,可有效调控水质理化指标,并能显著减少换水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春、秋每5-7天换水1次,夏天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只可换去1/5-1/4,且进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池水温度一致,温差不要超过3℃。
鳝种放养
选择无伤、无病、健壮,体表光滑,体色金黄色的鳝种进行放养。一般选择每公斤80尾左右规格的鳝苗,放苗前注意先浸泡消毒,每50斤黄鳝苗种使用1瓶盖聚维酮碘带水消毒,剔除病苗,消毒时间15分钟即可。
投放鳝种时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10分钟。放养时间是4-5月或7-8月,按规格分箱投放,每只网箱鳝种要求规格一致,以免差异太大而相互残杀。
饲料投喂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饲料包括小鱼虾、蚯蚓、动物内脏及下脚料、蝌蚪、蚕蛹、螺肉等。
鳝鱼喜食鲜活蚯蚓、小鱼虾等动物性饵料,但养殖中大量的鲜活饵料难以保证供应,必须及早驯食,一般在苗种放养后20天、已适应新环境后开始。
饵料投喂在傍晚进行,坚持“四定”原则,气温低、气压低时少投,天气晴好、气温高时多投,以第二天早上不留残饵为准,投饲量为黄鳝体重2%~4%。
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黄鳝池塘的防逃设备,尤其是下雨天,及时排水,防止黄鳝从排水孔逸出。
保持池水的稳定和新鲜,高温季节可加深水位,防止黄鳝因缺氧而频繁漂浮。
每10天全池改底一次,分解粪便和有机质,选用“菌毒清或生物底改”交替使用。
建议在鳝鱼池塘安装“2档位变频水车增氧机”,搅动和循环流水,养殖期内,每5天投一次“氧大大”2片/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水循环养殖鳝鱼的高效、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