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养殖地点
养殖地点应选择在水流畅通、风浪较小、饵料丰富、沙泥底质的内湾。
养殖水深从低潮线至10米均可,冬季水温不能低于0℃,夏季水温不能高于20℃。
人工育苗
在盐度28-30条件下,受精卵在水温11℃、13℃、16℃时发育至D形幼虫所需时间分别为83、60和46小时。
在水温16-18℃,经20天发育至壳长约380微米的壳顶幼虫时出现足和水管原基,进入附着变态阶段。
投放附着基后培育约70天,可生长至壳长5毫米的幼贝。
不同附着基的采苗率依次为:细砂>卵石>聚乙烯网片>波纹板。
水温盐度
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3年驯化,可适应水温为0-25℃,盐度为27‰-32‰。
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18米,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
养殖方法
底播法:每袋放苗1万粒,苗种播养后,生长速度很快,但成活率较低。
PVC管护养法:采用直径为10-20毫米,长为25-30毫米的塑料管(或PVC管),内放苗10-30粒,管一端埋入沙底,一端露出沙面5-10毫米,外罩孔径1毫米的塑料网。3个月后苗钻入沙中10毫米,6个月钻入20-25毫米,10-12个月钻入30-40毫米,并开始分散。此时可取出塑料管(可循环再用),苗得到保护后,成活率很高。
运输
象拔蚌苗种近距离可干运,远距离要湿运。
壳长5-10毫米的苗种,每塑料袋放5万粒,加水3-5升,充氧,用泡沫箱密封运输,历时14-16小时,成活率可达95%。
暂养
暂养方法包括准备冷藏柜、金属或塑料簿盘和1.0-1.5厘米厚海绵。将象拔蚌用海水洗干净后均匀排在海绵之上,将冷藏柜温度调节至象拔蚌所适应的温度(12℃-15℃),注意温度过高易引起病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象拔蚌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提供充足的饵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提高象拔蚌成活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