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松怎么养殖

水松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日常管理

水松在2~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当球果由粉绿色变为浅黄色、鳞片开始微裂时,应及时采集。

每千克种子约有85000粒,发芽率50~60%。育苗一般采用“旱播水育法”,即冬季围地作床播种,待苗高20~25厘米时移植于水田平床,株行距20~25厘米,每天早晨灌溉,保持水面深3~5厘米,晚上将水排去,切忌死水育苗。苗高1.5米时可出圃定植。株行距以1.5×1.5米~1.5×2.0米为宜。种植2~3年内应注意保护幼树主干顶芽和除草培土。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当球果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收后将种子晒干,贮至翌年2--3月播种,约20天可发芽,保持苗床湿润,还要适当遮荫。水松1年生苗平均高40--60厘米,最高可达1米,在第二年春即可出圃造林。也可采用扦插法育苗。

播育水松种子的时间,越早越好,早播是防止苗木拌倒病的技术关键。育苗应选择阳光充足,背北风,近水源,排灌良好,地势平坦,肥沃的中壤土作播种苗床。整地要充分碎土,结合翻耕清除杂草。撒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施吠喃丹消灭地下害虫。苗地要下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或猪粪750-1000千克,修好排灌渠后,作苗床宽1米、高20厘米,整成平床,以备播种。每亩用种子9-10千克。播种前用0.5%福尔马林液喷洒种子,闷种2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以清水浸种1天,把种子捞起堆放进行催芽。每天翻动种子数次并洒水,待种子露白后即行播种。采用撒播,播种后用细碎火烧土薄层覆盖至不见种子为度,再覆盖山草或松针。幼苗初期抗逆性差,必须加强管理。注意防寒。水松育苗处在冬春季间,气温较低,常受寒潮袭击,必要时用薄膜覆盖,使幼苗免受冻害。保持苗圃地湿润。土壤含水量低会造成幼苗萎蔫至死。尤其冬季干旱要加强淋水。合理追肥。当幼苗出真叶后,高6-8厘米时,按勤施薄施原则进行追肥管理。开始以腐熟人尿,浓度5%-10%,每隔10-15天施1次。往后浓度可逐渐加大。中、后期应多施磷、钾肥,促进幼苗木质化。

盆景养护

由于水松耐水湿,在水边根系长年浸泡一样生长良好,一般十多年后主根停止生长,而侧根则非常发达。因此,传统上培植水松多用盆底没有透水孔的盆,用土则用粘性较大的菜园土加塘泥,以保水保肥。近年来,有实践者认为,水松盆景用一般杂木盆景的培植和养护方法,效果也很好。具体方法包括:使用砂质山泥加适量赤玉土和腐殖土,常年保持盆土湿润,避免偏干过久,即见到盆面土层千了便补浇一次水,其它和对黄杨、赤楠等杂木盆景一样施肥和病虫害防范,经截干并重点对左边大飘枝的矫形调控培植,但见长势一直良好,主干和飘枝明显增粗,顶冠也己形成。由于水松萌发力特强,强势枝多且出势硬直,在生长期多次进行微调抹芽,随时剪除或抑制强枝徒长枝,对其中造型需要的的枝条则在半木质化时进行铝线攀扎,调整走向。

造林技术

适合水松生长的造林地往往水草丛生,必须清除杂草。连片造林应全垦整地;若只适宜带状造林,可采用穴垦,植穴40厘米×40厘米×30厘米,在“大寒”前完成整地。栽植水松宜在冬末春初嫩稍抽高生长前进行。容器苗可在“大寒”开始定植,种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