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养殖是一种提高水体活性,促进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活水养殖的方法和步骤:
彻底清淤
通过冬春养殖休闲季节挖除多年有机物积存积淀的淤泥。
冬闲的养殖水体及时排干,经深层耕翻后,或再经“风吹、日晒、夜冻”,使塘底淤泥中有机物充分氧化还原。
使用氧化消毒剂,如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等,使底泥中的有机物迅速氧化。
设计节能方法
采用工厂化流水养殖或大量配置增氧机械来制造“活水”,解决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瓶颈问题,提高单位水体水产养殖容量和经济效益。
在低耗能情况下形成物理态“活水”(微速循环流水),选择简易节能的机械方法来制造“活水”。
光线管理
以散射光为主,保证水生植物和水培植物的光照需求。
营养液配制
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水培专用营养液,按说明书配制合适的浓度,注意等自来水放置两小时至半天以后,等温度接近室温、水中的氯气挥发干净后再加入浓缩营养液。
换水管理
水生植物一般需要长期浸泡在水中,栽培前取用活水,并在空气中静置2-3天,然后水中加一点糖或醋,有条件的话可以加一点肥料。
水培植物需要经常换水,夏季5—7天,冬季7—10天,换水时要注意观察植物根部状况,如出现腐烂或生长不佳,则需加快换水速度。
机械法
通过不断的水体搅动或鼓气,提升水体中溶氧量,促进水生生物的生长。
曝晒法
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通过曝晒法使水中的氯气和其他有害物质挥发,提高水质。
闯缸
在新鱼缸水体循环3天后放入闯缸鱼,如斑马鱼等,进行正常的投喂,鱼产生鱼便后,硝化细菌开始繁殖。期间隔3天左右换1/3的水,持续7-10天,再观察闯缸鱼的状态,状态良好说明硝化系统建立。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水体的活性,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更加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