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鞭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分株繁殖
时间:春秋两季进行。
方法:成丛挖取母竹,修剪下部枝叶,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压紧、浇水保湿。新笋发生后要注意保护,防止损伤,置于阴湿处,待新芽萌发后,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照射。栽种的深度一般在20至25厘米,根据竹鞭长度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
带母竹繁殖
选择母竹: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的母竹。
截断竹鞭: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留来鞭15厘米~25厘米,去鞭20厘米~30厘米。
栽植:将截断的竹鞭栽入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
移鞭繁殖
选择竹鞭: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
截取:挖出竹鞭后,切成50厘米~8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覆土10厘米~15厘米,并覆草以防水分蒸发。
管理: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3~5盘枝叶。
埋鞭育苗
方法: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及时除草。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
埋竿育苗
方法: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
侧枝育苗
方法: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
建议
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除三伏天和三九天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种植,以2、6、9、11月为宜。梅雨季节是最佳种植时期,因为此时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有利于竹鞭的发芽和生长。
土壤处理: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的酸性壤土。在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清除杂草和石块,施足基肥。
管理: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无雨天气,可覆盖地膜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除草和施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竹鞭,并培养出健康茁壮的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