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与建园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建园。土质以沙壤土、壤土、黑沃土或黏壤土为佳,土壤pH值在6~7之间最为适宜。
桑园应建立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区,周围1000米内避免有砖瓦窑、工厂等污染源,且周围100米内不宜种植烟草。
栽植
栽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具体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初,在土壤化透后、桑芽萌发前进行定植。
栽植密度行株距为1.4×1米,每亩留苗476株。挖直径30厘米、深30厘米的栽植坑,施入足量的腐熟农家肥,一般穴施量为4~4.2公斤。
苗木直立栽下,埋土深度至根颈处以上3厘米左右,踏实,浇足水,待水渗下后上埋土,厚度以埋没根颈3厘米为宜。
选苗与修根
选择高产抗病强的桑树品种,如农桑711、农桑14号、华明桑等。栽前将苗木进行大小分级,剪去过长根和受伤部分,剔除病虫害苗。
长途运输的苗木可浸泥浆稀粪水后立即栽植。
栽植方法
按照确定的株行距,拉好栽植绳,将桑苗放入栽植沟内,扶正苗木,先填剩余的细表土壅根,边壅边轻提苗干,使根系向四方伸展并与土壤密接,再壅土踏实。
桑苗根颈入土8厘米左右,沙土宜深,粘土宜浅。栽后浇足水,然后在距地面35厘米处定干。最后将底土覆于桑根颈上方周围成馒头状,以保湿、防冻、护干,促进桑苗来年早发芽。
培养理想树型
桑树树型养成的目的是促使树型整齐,枝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促进营养生长,减少花椹,防止病虫害,便于管理和收获桑叶,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一般以中干有拳式树型为宜。
中干有拳桑养成法:第1年在主干50厘米处短截定干,主干向四周留3~4根枝条为第1支干;第2年距当年枝条基部50厘米处剪断,在每个支干上部留2~3个枝条,其余全部剪掉,为第2支干;第3年在第2支干上距当年枝条基部30厘米处剪断,在每个支干上部留2~3个枝条,其余全部剪掉,为第3支干;成林后留条20根左右,养成小乔木型。
管理
摘心:在枝条开叶后进行摘心,剪掉枝条顶端5~10厘米,以抑制枝条徒长,积累养分,促进生殖生长和开花坐果。
中耕除草:每年养蚕结束后进行一次中耕,除草2-3次。
施肥:每年进行四次施肥,分别为春肥、夏肥、秋肥和冬肥,具体施肥量根据土壤情况和桑树生长情况而定。
病虫害防治:采取优化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做到适时防治。
冬季管理
剪枝:在气温低于12℃时进行剪伐,剪除枯病小枝,使养分集中,增强树势,提高桑叶产量。
清园:及时清理桑园内的杂草、残枝落叶等,集中烧毁或沤制堆肥,消灭越冬病虫卵。
深耕翻土:冬季全园翻耕,深度20~30厘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有机肥分解。
重施冬肥:结合冬耕施足冬肥,推荐使用佳天下15-15-15≥45%硫基复合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