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殖生蚝怎么养殖的

冬季养殖生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翻石:

定期移动蛎石的位置,避免生蚝被淤泥窒息,同时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生蚝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防洪:

在多雨季节,要注意防止洪水流入养殖区域,或者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生蚝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暂养。

越冬:

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生蚝、近江生蚝,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受到威胁的生蚝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肥育:

在收获前1~2个月,将生蚝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

防止人为践踏:

滩播生蚝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疏通沟道:

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生蚝死亡。

除害:

生蚝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

防风:

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生蚝。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养殖方式,例如:

插竹养殖:

将竹子插入海底进行养殖,竹子长度需要控制在1.5米左右,直径需要在10厘米以上,然后每6根竹子为一堆,整体为漏斗形状扣在海泥上。这种方法适用于软泥较多、海水流动缓慢的海域。

延绳养殖:

绳子两头需要固定在海底深处,中间可以用来养殖生蚝,中间适宜宽度为40-50米,两边可根据所选地址的海深,一般每隔2米放入一根绳子并配上漂浮物,绳子长度3-5米为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开阔海域养殖。

立柱养殖:

选择高度为2米左右,直径为30厘米左右,表面粗糙的水泥柱养殖生蚝,水泥柱在放入海底前,需要先将它放置淤泥地一段时间,这个方法被称为养柱,能够为刚出生的生蚝提供很好的营养成分。适用于流速较快的海底。

筏式养殖法:

适用于干潮时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筏子通常用圆木和毛竹扎成有5×10米或10×10米,每台筏用6-9个浮桶或其他浮子作浮力,并以锚或桩固定在海底。将已附好苗的蛎壳串、橡皮条悬挂在筏子上进行养成,也可在筏上吊挂装有单体生蚝的笼子进行生蚝的笼养。

网笼养殖:

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没有固着基的生蚝幼苗或者固着在贝壳上的生蚝连同贝壳一起装进扇贝网笼里,在浮绠上养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冬季生蚝的养殖效果,确保生蚝安全过冬并提高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