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是可以通过人工养殖的,并且有多种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参养殖方法:
池塘养殖
在中潮或低潮地带建立池塘,每亩投放量通常不超过4000只。
池塘中可以放置人工海参礁,水位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
饲料主要是藻类植物或水草。
底播养殖
改造海洋底部环境,将海参苗直接投入海底进行养殖。
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成活率较低,但养殖出的海参质量较高。
潮间带沉笼、沉箱养殖
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使用水泥或钢筋网衣制作的沉箱或沉笼固定在海底。
优点是安全系数高,便于观察和管理,但需要不断疏散,对生长有一定限制。
室内控温养殖
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通过控温设备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这种方法可以解除海参的夏眠现象,使其始终处于正常活动、摄食、成长的状态。
海上筱养法
使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
选择三面环山、背风流缓、水深5-9米的港湾。
网箱用板材或原木制成,高度根据海水深度和潮差大小定。
春秋两季是投放海参幼苗的最佳时节,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海滩圈养法
利用现有虾池或盐池进行改造,建池在海边滩涂。
池的大小和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水深最低潮时在0.8-1.3米之间。
设进出水闸门并安装过滤网,防止鱼类和敌害进入。
多品种混养
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东长岛海域,可以在岛屿和礁石之间加固围网养殖海参。
混养品种包括参虾、参鱼、参贝等,以达到养殖生物、生态及效益的优势互补。
大菱鲆废排水养殖
利用大菱鲆的废排水进行海参养殖,节省能源并净化废水。
废排水的水温基本可以使刺参常年保持在适宜生长的水环境中。
这些养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养殖环境和条件。建议在实际操作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