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刺鳅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建设

池塘环境: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池塘,最好为土池或水泥池。土池要求黏性底质,保水性能好;水泥池要求底质均匀,保水性能佳。

池塘规模与深度:池塘面积通常在667-3335平方米之间,水深2-2.5米;水泥池面积在50-667平方米之间,水深1.3-2米。池塘底部的淤泥厚度应控制在10厘米以内,过多则需清淤。

消毒与水质调控: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给池塘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水质调控方面,可以采取微流水养殖或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占池水总量的20%。每月用浓度2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保持水质健康干净。

鱼种放养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每亩3000-4000尾大刺鳅,同时可搭配50-100尾彭泽鲫鱼。放养前要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

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5-6月投放全长5厘米以上的鱼种,要求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

饲料投喂

苗种时期:全长5厘米左右时,主要投喂轮虫;5-15厘米时,投喂切碎的水蚯蚓并辅以配合饲料;15-20厘米时,投喂蝇蛆、黄粉虫及配合饲料;20厘米以上时,逐渐减少动物性饲料,增加配合饲料投喂量。配合饲料要求含有粗蛋白和赖氨酸等营养元素,投喂量按体重的2%-3%每天分2-3次投喂。

日常管理

防逃:养殖池水面离池堤顶部保持最少50厘米的距离,或在池面加盖防逃网。

清饵:及时清除残饵,防止污染水质。

水草管理:控制轮叶黑藻和水葫芦数量,定期捞出过多水草。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及时采取必要的调节和处理措施。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每隔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一次,以调节水质。

及时治疗: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确保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大刺鳅鱼,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