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殖青虾的关键在于 保温控温、水质监控、科学投饵和疾病防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和建议:
池塘环境
对于帆布池塘,擦洗池塘底部,必要时更换防水油布,建议池塘比平时多干燥三天左右。
对于土池,改善池底,更彻底地处理杂质。
养殖池的环境管理中,在寒冷的天气里,虾喜欢游到池塘底部,养殖户应增加曝气,在水中提供足够的氧气,保持温度稳定。
室内养虾场
可以安装一些升温系统,以保持温度稳定。
每一周使用安全无毒的益菌进行定期抑菌,例如使用易利得拌料,连用5~7天,激活虾的免疫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批可提前15天出虾。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稳定,定期使用益生菌补充,稳定池塘环境,保障虾类健康。
在阴雨天里,养殖户注意每四小时检查一次PH值和碱度,将PH值保持大于7.6,如果PH值降低,则积极少量多次使用石灰。
如果碱度降至100PPM以下,请使用苏打水、矿物质和钙将碱度提高到120PM上。
长时间的大雨也会降低池塘水中的盐度,养殖户记得要多用电解质、维生素和必需矿物质来养虾。寒冷的雨季转晴,水温骤增,养殖户不宜增加虾饲料用量,需要先换水消毒一天后再添加益生菌。
投苗与管理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的虾苗进行投放,注意虾苗的运输过程要尽量减少应激,保持水质稳定,确保虾苗到达时状态良好。
投苗时间的选择需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及水温变化趋势,一般来说,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且未来一周内无大幅度降温时,是较为理想的投苗时机。
控制水位,勤通风,做好棚内控温。冬棚内温度应维持在24℃左右,视天气变化情况勤开通风口,注意通风,注意加温锅炉的调控。天气较冷时适当减少排水量,提高水位,以有效提高水体缓冲力。
增氧与气体交换
由于冬棚属于较封闭的空间,空气交换少,水体溶氧量低,除了传统的叶轮式及水车式增氧机外,可适当安装涡轮式风机和纳米盘进行底部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溶氧环境。
多开增氧机,搅动水体,打破水体分层,并加装底部曝气装置,提升水温。
科学投喂
根据水温的变化注意调控投喂料的多少。在水温低于22度时,应大幅度控制投料,每天少次、少量投喂,避免底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在水温低于16度时,基本不需要投料,这时,养殖户可以每天撒一点供能营养取代投料,维持对虾一般的能量需要。
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提高营养消化吸收率。
疾病防控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持水质稳定,防止疾病的发生。
慎用消毒剂,以免破坏藻类平衡,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升高。
基础设施
冬棚养殖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早搭棚、保暖措施、增氧设备等。
定期进行池塘清理和消毒,消除病原隐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棚养殖青虾的成功率,扩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