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养殖泥鳅的方法如下:

养殖环境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周围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养殖池。

养殖池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单池面积1-5亩,不宜过大,东西走向,便于池塘采光,池塘深1米左右。

每个池塘要有单独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20目左右的尼龙筛绢围住,以防泥鳅逃逸。

泥鳅种选择和放养

泥鳅种选择和放养:选择体壮无损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放养密度每亩可放养1万尾泥鳅苗,放养时间在5月中期。

池塘管理

池塘清理: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再用增氧颗粒和复合盐将水质改善一下。

培肥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饵料投喂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每天投喂2-3次,具体应视天气、水温、鱼体摄食等情况适当调整。当水温达25-28℃时,泥鳅摄食与生长旺盛,日投喂量可达鱼体总重的10%左右。

水质管理

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保持池塘水质“肥、活、嫩、爽”,池水以弱碱性或中性为宜,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15-30厘米。

当水中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或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时,要及时更换旧水,注入新水,增加水中的氧气。

日常管理

每天要坚持巡田一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田埂有漏洞、漏水、死鱼等都应快速处理,并保持池水嫩绿色。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猪圈中成功养殖泥鳅。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泥鳅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泥鳅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