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用良种
选择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的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在二级以上,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播前进行发芽试验,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做种子。
抢前抓早
早育苗、早插秧,争取积温。大棚早育苗,一、二积温带4月初播种育苗,三、四积温带4月10-15日开始育苗,不育5月苗。插秧要早,插在丰产期,不插6月秧。插秧要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秧,提高标准,提高地温和水温,增加有效分蘖率,促进水稻根系良好发育。
合理施肥
结合农肥和生物肥,氮、磷、钾结合,底肥和追肥结合。底肥最好施鸡粪,但鸡粪要腐熟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亩施1000公斤为宜。A级绿色食品水稻可以限量施些化肥,但AA级的不能施化肥,只能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肥。追肥原则是少吃多餐,即追返青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施穗肥目的是增加颖花数,防止退化,提高结实率;施粒肥目的是提高光合作用,防止稻株老化,提高千粒重。
洁水灌溉,科学用水
灌溉要节约用水,避免污染。A级绿色食品水稻可以限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但AA级绿色食品水稻要求更为严格,只能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且灌溉水质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科学育苗
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周将种子拿出晾晒2~3天,利用阳光照射杀灭表面致病源,提高吸水能力。晒种后使用饱和食盐水选种,去除瘪粒、病虫害粒和机械损伤粒。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包衣种子,没有条件的应进行药剂拌种。种子处理完毕后放置在催芽室中,当有70%左右的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
育苗技术:采用旱育秧育苗技术,选择背风向阳、土壤层深厚、无污染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田地作为育苗地。播种前进行土壤翻耕处理,杀灭土壤中的致病原因和越冬害虫。播种时使用旱育保姆1kg拌种3kg,确保每粒种子都包裹好。播种后均匀撒播,灌溉透水,覆盖0.5cm厚的细土,覆盖薄膜以提高秧苗质量。
稻田地块选择和整地
选择排灌便利、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块。确保田块排水良好、地势平坦、有机质丰富。整地时要保证土壤平整和良好的孔隙度,为水稻生长创造理想环境。通常在栽插前5~7天完成整地,对于排水差或低洼地,建议两年深松或深翻,再两年旋耕。深翻深度约2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杂草,避免与幼苗竞争养分。
育苗播种及移栽技术
播种时间应根据种植地环境调整,确保苗齐苗全。土壤翻耕后,关注田间持水量和过渡期温度,露地播种时温度应超6℃,大棚播种则保持在10~12℃。播种后均匀撒播,灌溉透水,覆盖细土,覆盖薄膜以提高秧苗质量。移栽前灌溉一次透水,方便移栽,提高成活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绿色水稻,确保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达到较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