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虾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模式选择
夏季放养模式: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万~4万尾。
秋季放养模式: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
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每亩放养1.5万~2万尾。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虾池建设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
虾池底部应平整,防止积水和淤泥的积累,进水口和排水口要设置合理,方便水体的更换和调节。
苗种质量
虾苗虾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
放养前准备
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略作处理。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
饲料管理
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饲料种类包括鱼粉、虾粉、豆粕、玉米等,要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饲料。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虾的食欲、天气、水质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浪费和水质恶化。
水质调控
水质应该保持清新、稳定,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水温控制在25-35℃之间。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及时调整水体的更换和补充。
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病害防治
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保持水质清洁。
收获
根据虾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起捕上市。一般商品虾只重可达25克至30克,亩产300~500公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成品虾,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管理细节,确保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都得到妥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