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蚯蚓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室外养殖
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如露天堆肥养殖。
将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的堆肥,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
夏季需在养殖坑上面搭棚遮阴,防止温度过高;冬季则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
还要做好防鼠、防蛙、防蛇等工作。
室内养殖
箱养法:利用大木箱子、泡沫箱子、各种盆子、大桶、大罐子等容器,底部打孔以保证排水透气。
坑养法:利用土坑、砖砌坑、破旧动物圈舍、屋檐下、墙角旮旯等地,也可以用石头磊一个养殖池。
盆养法:选择合适的花盆或木箱,在底部打孔以保证排水透气,装入的饲料为盆高或箱高的3/4,每盆或每箱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盆口或箱口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或放箱的位置。
品种选择
选择容易养殖、容易繁殖、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蚯蚓。可以咨询当地其他养殖户,了解他们养殖的品种,多与同行交流。
饲料的调制和发酵
饲料来源:
包括畜禽粪便、各种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烂水果等无毒的有机物质。
堆制方法:
将粪料和草料混合均匀,边堆料、边分层浇水,下层少浇、上层多浇。堆制后,第二天堆温上升,4-5天后堆温上升到75℃-80℃,以后逐渐下降,当降到60℃时,进行翻堆,重新堆制,以后再翻堆几次,翻堆时适当洒水。堆制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直到基料呈咖啡色、质地疏松、无不良气味。
饲养管理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室内养殖时,由于盆体或箱体较小,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或箱口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或放箱的位置。
饲料的投放:
将充分腐熟后的饲料投入到蚯蚓床上,腐熟好的饲料应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浇水使饲料水分在60-70%之间。
观察蚯蚓的生长状况:
定期观察蚯蚓的生长状况,发现蚯蚓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储存
选择合适的容器:
容器应具备一定的排水性能,底部铺设一层碎石或沙子,以保持容器底部干燥。
保持容器清洁:
定期清洗容器,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的侵害。
控制湿度:
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在60%左右,可以使用湿度计来监测容器内的湿度,并在需要时向容器内喷水。
避免阳光直射:
蚯蚓对阳光非常敏感,阳光直射会导致蚯蚓死亡,因此应避免阳光直射,将容器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开始少量蚯蚓的养殖。注意观察蚯蚓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环境和方法,以保证蚯蚓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