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土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坡地、果园、丘林等适合放牧的场所饲养。
放养地周围无大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山地坡度宜3~5°,最大不超过25°,要求光照好,绿荫,水源丰富,取水方便,水质达到人饮水标准。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外来的良种本地鸡和本地农村的土鸡都可作为生态土鸡品种,也可选用本地杂鸡品种。
养殖季节
本地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一般选择3至8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可提高育雏成活率。
建立鸡舍
鸡舍内的地面高度要比房子高25-35厘米,防止潮湿导致鸡病发生。
鸡舍屋顶可以盖稻草,用于绝热和保温。
鸡舍的东西墙壁应设有窗户,以方便夏季通风和冷却。
育雏期管理
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4~25℃,1周龄30~32℃为好,以后每周可以降低2~3℃,一直到常温。
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的光照数以23小时为宜。
育雏过程中要时常保持环境、饮水器、料桶的清洁卫生。
脱温期管理
3周后开始进入消温期,饲料中逐渐增加青草比例,注意外温与内温的调节,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鸡抗病性降低。
严冬寒冷季节,要注意恶劣天气,确保鸡群健康。
放养期管理
当鸡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具备放养条件,使鸡群散落在放牧区域,进行自然生态饲养。
鸡群在广阔的山野分别发展能力,自由捕捉昆虫,啄沙粒,寻找树上的嫩叶和果实。
严格防疫
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
营养与喂食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
放养前1~2周,在雏鸡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青草或青菜、动物性饲料,使雏鸡肠胃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放养期逐渐减少人工补料,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生态土鸡,使其在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同时提高其肉质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