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怎么养殖鳝鱼

稻田养殖鳝鱼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综合养殖模式,能够提高农田产出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要点:

稻田选择与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稻田。

田埂应加高加宽并夯实,防止黄鳝逃逸。可在田埂四周用砖砌或用水泥板、聚乙烯网布作为护埂防逃墙,高80厘米左右。

在稻田四周和中间均匀开挖“田”或“井”字形鱼沟,沟宽40~50厘米,深60~80厘米,面积占稻田面积15%~20%。

鳝种放养

选择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鳝种,规格一般为20~30克/尾。

放养密度每亩1.3-1.5万尾,具体数量根据稻田条件和管理水平调整。

使用3%~5%食盐水浸泡鳝种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及寄生虫。

施放基肥与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畜禽肥400~600千克,另加过磷酸钙30千克。

追肥以无机肥为主,每次每亩施尿素2~5千克。

保持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春秋季7天换水1次,夏季3天换水1次。

饲料投喂

早期用鲜蚯蚓、黄粉虫、蚕蛹等绞成的肉浆,按20%的比例均匀掺拌入甲鱼饵料或鳗鱼饵料中投喂,驯食1~2天。

驯食成功后,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配比,增加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瓜果、菜屑等。

投喂时间为傍晚,投饲量为黄鳝体重的2%~4%,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多少灵活掌握。

田间管理与病害防治

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肥而不腐、活而不疏、嫩而不老、爽而不寡”。

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对稻田进行消毒,防止病害发生。

注意观察黄鳝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收获与销售

在稻谷收割后,排干水沟内积水,集中起捕成鳝出售。

注意选择合适的捕捞方法,避免对黄鳝造成损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稻田养殖鳝鱼的高效管理,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又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