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白斑狗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准备
面积:初次养殖面积不宜超过5亩,避免养殖失败。
底泥:底部淤泥厚度控制在12厘米左右。
水位:池塘水位不得超过3米,保证有充足、干净无污染的水源,能够正常排灌水,水质符合养殖标准,并配备好增氧设备。
放苗准备
消毒:在放苗前半个月左右,排出池塘中的池水,泼洒适量的生石灰进行消毒灭菌,并晒3天。
饵料鱼培育: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加水至70厘米左右,培育浮游生物饵料。在放养白斑狗鱼鱼苗前,要在池塘中培育充足的饵料鱼,满足白斑狗鱼的饵料需求。
水质调节
水温:白斑狗鱼喜欢生长在干净卫生、溶氧量充足、温暖的水质中。要注意观察水温的变化及鱼的生长而适当加水,将池塘水位加深至2米左右。
溶氧:保证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并经常添加新水。夏季水温升高时,需经常注入清水,在养殖水面上设置水草,提高水位,尽量保持水温在28℃以下。
化学调节:半月使用一次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保证水体透明度在25~30cm。
生物调节:通过移植水花生及不同鱼类的混养,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饲料准备
饵料鱼:白斑狗鱼放苗前要备好充足且适口的饲料鱼,投放鱼苗体长5cm,可摄食的饲料鱼体长2.5-3cm左右。建议饲料鱼原塘培育,待饲料鱼长至2.5-3cm,即可投放5cm长白斑狗鱼苗,亩放养密度在1000尾左右。
投喂:白斑狗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饵料的方法以提高成活率。在白斑狗鱼种投放入塘前采用原塘施肥培育饵料鱼的方法准备充足适口的饵料鱼。饵料鱼的规格掌握在狗鱼体长的1/3~1/2为宜。
日常管理
拉网:建议每月拉网一次,按大小规格分塘养殖,以减少互相残食。
消毒: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鱼的存在,影响白斑狗鱼的生长。
检查: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检查饵料鱼情况及水质,及时清除鱼体上的肉块,保持水质清洁。
病害防治
细菌性烂鳃病:可用二溴海因、聚维硐碘等全塘泼洒消毒,每天1次,连用两次。
防病原则:采取以防为主的防病原则,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白斑狗鱼,提高养殖成功率和鱼类的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