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池鲈鱼的方法如下:
建设池塘
池塘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约1.5米。
池塘底质以沙壤土为佳,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
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
池塘需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并进行消毒处理,每亩使用生石灰80-100公斤或漂白粉5千克。
鱼苗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鲈鱼苗,并进行淡化处理以适应盐度变化。
每亩放养密度为2000-2500尾,若投放密度过大,可放入100尾鲫鱼以调节水质。
水质管理
每天换掉池中30%左右的旧水,保持水质清洁。
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使用增氧机和增氧剂,使水中含氧量达到5毫克以上。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在18-28℃之间,pH值稳定在7.0-8.5之间。
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
饲料管理
使用鲈鱼专用的膨化饲料进行投喂。
投喂期间应提前搭设好投喂饲料台,保持适中位置,采用竹制或木质跳板深入水面。
控制投喂时间和量,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2-4%,分早晨日出和晚上日落两次投喂。
病害防治
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观察和测定水质,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常见疾病。
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混养与增氧
适当混养花白鲢和鲈鱼,保持水质良好。
采用全自动溶氧检测器24小时自动运转,确保溶氧充足,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进行鱼池鲈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鱼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