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黄虫(黄粉虫)的步骤如下:
养殖环境
避光、通风:养殖黄粉虫需要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温度控制:冬季需要保暖,夏季需要通风,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
安静:养殖场所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大的声音刺激黄粉虫。
养殖设备
饲养房:根据养殖数量准备合适的饲养房,每20平方米可养300-500盘黄粉虫。
饲养盘:使用长方形木盘或塑料盘,规格为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或铁筛网制成。
架子: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制作木架,将饲养盘排放上架。
卵盘和分离筛子:使用不同孔径的铁筛网,用于分离不同龄段的黄粉虫和虫粪。
饲料准备
主要饲料:麦麸、粮食副产品、青菜(如白菜、萝卜、甘蓝等)。
发酵饲料:可以采用麦草、树叶、杂草、木屑、稻草、玉米秆等,通过EM菌种发酵液进行发酵后饲喂。发酵饲料营养丰富,生产成本低。
饲料调配:将预先调配好的发酵液洒入饲料中,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3-4天,饲料呈金黄色、蓬松状、有酒香为佳。
投放与饲养
幼虫投放:在养殖盒底部放置麸皮,厚度约1-2厘米,将孵化后的幼虫放入,数量约8000-10000条,再盖上菜叶等保持适宜温度。
饲料投喂:定期投喂混合饲料,保证黄粉虫的营养需求。饲料要均匀分布,避免单一饲料。
清理与更换:定期清理虫粪,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饲料吃完后及时添加新饲料。
疾病防治
预防天敌:注意防范蚂蚁、蝼蛄等天敌,及时清理蚂蚁窝,防止蝼蛄繁殖。
土层整改:使用沙土混合物作为产卵土壤,保持土壤细软、平整,有利于黄粉虫产卵。
封闭管理:养殖场地要密封,防止黄粉虫逃跑。使用细孔纱网掩盖顶部,防止成虫逃跑。
收获与留种
收获:当黄粉虫长到一定体型后,可以通过筛网分离出成虫和幼虫。成虫产卵后,可以收集卵盘进行孵化。
留种:如需留种,应减少幼虫密度,避免过早拣出蛹,确保幼虫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黄虫,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