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乌龟的放养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容器
水泥池:适合大规模养殖,池深1.3—1.5米,水深0.8米左右,池底放泥20厘米,池内要有排灌方便的进出水口,池中设小岛,岛上四周长草,中间放砂供龟栖息产卵。
土池:水深1—1.5米,池堤坡度1:3,池内设进出水口,放部分水浮萍或水花生遮荫,四周砌0.5米高的围墙,墙内留1*1.5米的小岛,岛上放砂供龟产卵。
鱼缸:适合小规模养殖,但水位不宜过深,一般0.5—0.8米,池底可铺细沙,供乌龟产卵孵化。
盆:适合初学者或小型养殖,盆内可放沙子和鹅卵石,提供晒太阳的地方。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25—28厘米左右。定期更换水,一般每10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为全池的1/3,高温季节可增加换水频率。
水质消毒: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对池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温度控制
水温维持: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3-28℃,冬季水温应保持在15℃以上,避免乌龟冬眠。
增温措施:在寒冷季节,可在水缸上加装罩灯或使用加热棒调节水温。
饲料投喂
动物性饲料:如鱼、虾、蟹、动物内脏等。
植物性饲料:如蔬菜、豆类等。
专用龟粮:营养全面,适合各种乌龟。
投喂时间:春秋两季在上午8—9时投喂,夏季在下午4—5时投喂,冬季减少投喂量。
放养密度
稚龟:每平方米水面放养20只左右。
幼龟:每平方米水面放养5—7只,最多不超过10只。
成龟: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5只。
其他设施
晒台:提供乌龟晒太阳的地方,可以使用树脂晒台或沉木。
食台:供乌龟摄食,可放在水面上或水中。
遮荫设施:如种植水浮萍、水花生等,提供乌龟避暑和遮荫的地方。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使用高锰酸钾等对容器和饲料进行消毒。
观察乌龟状态:注意乌龟的行动、食欲和体色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放养乌龟,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