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根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整地
地黄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环境。选择开阔、向阳、地下水位低的地块,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秋季前作收获后,深耕30厘米左右。翌年春季每亩施厩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饼肥50~100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再浅耕一次,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平畦或高畦。
繁殖方法
块根繁殖:秋季春地黄收获后,选无病虫害、形体好、粗1~2厘米的块根,在地窖里沙藏留种。也可选生长好的留一部分当年不挖,留在地里露地越冬,翌年春季刨起作种。栽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开沟,按株距15~20厘米放根茎,覆土厚3~4厘米。每亩需栽种块根40公斤左右。
种子繁殖:多采用育苗移栽法,于3月下旬播种育苗。按行距10~15厘米开浅沟条播,覆土厚0.3~0.5厘米。要经常喷水保湿。播后15天即可出苗。当幼苗长出6~8片叶时,即可移栽到大田。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移栽,秋季采挖,大的可以入药,小的选健壮、充实的作种。
田间管理
浇水:地黄怕涝,浇水时要浇透,避免积水。同时,地黄也需要适当的水分,长期缺水会导致干枯。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根。
施肥:多使用有机肥料,如堆肥、饼肥等。在植株生长开花期,多添加有机的磷肥,使地黄开花又多又漂亮。收获期时,多使用有机的氮钾复合肥,使地黄长得又粗又壮。
除草与修剪:及时拔除杂草,减少养分流失。及时修剪枯枝烂叶,减少养分流失。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虫害,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收获与储存
秋季地上叶片逐渐枯黄时,选晴天挖出根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鲜地黄可以沙埋贮存,干地黄可以生晒或火烘,至根块无硬心、质地柔软为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地黄根,获得优质的地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