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虾养殖是一种在冬季进行的高效养殖方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在高价位时出售虾,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冬棚虾养殖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虾苗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的虾苗进行投放。
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应激,保持水质稳定,确保虾苗到达时状态良好。
投苗时间的选择
关注天气预报及水温变化趋势,选择在水温稳定在20℃以上且未来一周内无大幅度降温时投苗。
水质调控
改底和培藻是稳定水质的前提,使用“优激灵”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稳定水色,维持水体菌藻平衡,提高藻类抗逆性,防止水体老化和倒藻。
定期通风换气,减少有害气体生成,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气体交换及水温调控
冬棚内空气交换少,需定期打开棚口通风换气,保持水体溶氧饱和度。
使用增氧机搅动水体,打破水体分层,提高溶氧量。
科学投喂
根据水温变化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底部残饵和粪便堆积。
在水温低于22℃时减少投喂量,每天少次、少量投喂;在水温低于16℃时基本不需要投喂,改为每天撒一点供能营养。
疾病防控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解毒,保持水体清洁,防止病原体滋生。
使用EM菌等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
搭建和维护冬棚
搭建牢固的冬棚,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棚的高度和密封性,防止低温期透风。
定期检查修补大棚,及时导流棚顶积聚的雨水,确保冬棚的保温效果。
调水和培藻
放苗前进行调水,使用复合肥、有机肥和氨基酸肥相结合的方法,培养有益藻类,保持水色稳定。
定期泼洒益生菌和多藻肥水宝,提高水体总碱度,建立平衡的菌相藻相。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棚虾养殖的成功率,扩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温控温、水质监控、科学投饵和疾病防控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虾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