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珍珠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室条件
温室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的地方。
温室内应配备增氧泵和充气头,保证水质的溶氧量。
温室设施如热水管、增氧管、充气头等进行修理更换,水泥池进行清洗和消毒,墙壁、过道等也需消毒。
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的大小和深度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一般池深60厘米,每只池子30平方米,共360平方米。
养殖池应设有排污口,定期排污并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洁。
种苗放养
选用健康、规格整齐的种苗,放养前用种苗精消毒。
放养时池内水位控制在10厘米,将消毒过的稚鳖放在池边,让其自行爬入水中。
饲养管理
温度控制:整个养殖期间控制水温在30~31℃,空气温度控制在32℃。
饲料投喂:投喂蛋白含量为46%的稚鳖料,饲料做成软颗粒,粒径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每天投饵3次,每次吃食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
水质管理:依水质变化,一般2天左右排污一次,每次排掉2厘米,排污后再注入新水。随着鳖的生长,逐步加深水位,养殖2个月后加到最高水位40厘米。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每半月用20克/米³生石灰和0.2克/米³三氯异氰尿酸交替全池泼洒一次。采用恩诺沙星拌料投喂和土霉素消毒水体。
分级养殖
根据珍珠鳖的生长阶段进行分级养殖,如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亲鳖池等,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环境管理
珍珠鳖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因此养殖环境应阳光充足、避风保暖、安静少干扰。
保持养殖池水面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减少疾病的发生。
人工繁殖技术
采用人工繁殖技术,通过雄性个体进行人工交配,然后将受精卵孵化出来进行进一步饲养,以提高养殖密度并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珍珠鳖,提高其成活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