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土蚕的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

工具:准备适合蚕生长的场所,如纸盒、木盒等,以及桑叶、湿度计、秤等养殖工具。

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桑叶的保存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阴凉。

购入

选择健康、活泼的蚕种,放入准备好的环境中。

桑叶

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要确保新鲜、无污染。每天更换一次桑叶,保持清洁。

喂食

蚕需要不断地吃桑叶,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每天喂食2-3次,以吃饱为宜。

观察

密切观察蚕的生命状态,如出现病弱、死亡等情况,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清洁

定期清理蚕粪,保持养殖环境卫生。

消毒

在养蚕前7天左右,每平方米使用0.25kg的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对蚕房周围环境喷药进行消毒。

感光孵化

在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称为点青),当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时,使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温度控制

春蚕期,早晚气温偏低,需通过加温来调节好蚕室内的温湿度。一龄蚕要求27-28℃,干湿差0.5-1℃;二龄蚕27℃,干湿差0.5-1℃;三龄蚕25-26℃,干湿差1.5℃;四龄蚕要求24-25℃,干湿差2.5℃—3℃;五龄蚕23℃—24℃,干湿差3℃—3.5℃。

合理用叶

收蚁当天采黄中带绿的桑叶;第一龄采嫩绿色;第二龄采将转浓绿色叶,也可以在开叶第二顿桑采用三眼叶,这样既提高采叶的工效,又促进新稍叶片的继续生长,从而使桑叶增产;在五龄后期要边吃边伐,做到吃完伐完。小蚕切叶的大小为蚕体二倍见方的方块叶。给桑厚度一龄为1.5-2层,2龄2-2.5层,3龄2.5-3层。大蚕期,特别5龄中、后期,既要保证蚕儿充分饱食,又要合理安排好给桑量。

超前扩座、匀座

扩座、匀座工作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小蚕饲育温度高,生长速度快,更要及时做好超前扩座、匀座工作。

消毒

蚁蚕孵化后,1-3龄蚕期,每天要对蚕房进行清扫,并使用石灰水对地面、蚕座等进行消毒。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蚕体进行消毒,2龄蚕每天需撒一次石灰粉,通常在早上喂食桑叶前,3龄蚕每天早晚可对蚕体进行消毒,该阶段还需要用1-2次的防僵粉。

桑叶投放量

在1-3龄蚕期,蚕体的生长发育相对慢些,此时需要喂食的桑叶不是很多,但该阶段对桑叶的要求比较高,比如1龄蚕,只适合采摘鲜嫩的桑叶,通常是桑树枝顶部第3-4片桑叶,而且桑叶上不能有虫卵、泥土等。2-3龄蚕,采摘的桑叶也不能过老,基本是在1龄蚕的基础上,往下采摘3-4片桑叶。在给1-2龄蚕喂食桑叶时,要先对桑叶做一些处理,使用专用剪刀或者其他工具,将桑叶切成小块,然后均匀投放在蚕座中,投放量一般控制在1-1.5层,每天的喂食次数,需要控制在3-4次,而且每天喂食桑叶的时间,最好是相对固定,这样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进入3龄蚕期,喂食的桑叶不用再切碎,但此时对桑叶的品质也不能降低,采摘回来的桑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