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池塘条件
池塘水深应保持在0.6-1.5米之间,最浅处不少于10厘米。
池中可建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
池塘坡比应在1:1.5以下,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在放苗前半个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移植水草
水草种类包括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
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可采用塑料薄膜和水泥板做防逃设施。
放苗密度
购回的苗种需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然后取出放置10分钟,重复2-3次,以提高成活率。
放苗密度一般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要求为120-150只/kg。
投喂管理
遵循“四看四定”原则,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
早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新鲜活小鱼、螺蚌肉等,后期增加植物性精饲料,如小麦、玉米、豆粕等。
高温季节少投动物性饵料,多投青粗饲料,如水草、南瓜、马铃薯等。
进入养殖后期,增加植物性精饲料和动物性饵料,保证河蟹吃饱吃好。
水质控制
水深保持在0.6-1.5米,高温季节调节到1-1.2米。
勤换新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时每天注水10-20厘米,3天换一次水。
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一般掌握在PH值为7.5-8.5之间,使用生石灰调节,7-10天全池泼浇一次。
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每亩用量3-5公斤,全池泼浇,转化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防逃设施
主要采用塑料薄膜、水泥板或钙塑板围栏,防止河蟹外逃。
敌害与病害防治
敌害主要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采用药饵毒杀及人工捕捉等方法防治。
常见疾病有聚缩虫、单缩虫、蟹奴虫、红丝虫、溶壳病、黑斑病等,以预防为主,定期清塘消毒,及时治疗。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螃蟹的养殖,确保螃蟹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