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斑蝥需要以下步骤:
建孵化车间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养殖大棚的大小,大棚高度为2-2.5米,上部用纱网覆盖,纱网上方再用50目筛网覆盖。
种苗采集
种苗一般来源于野生斑蝥,在夏天晚上的7-9点,用手电筒照大豆田里和南瓜花里进行捕捉。
捉回来的野生斑蝥
放置在准备好的盆里,展土8-15公分,盆上用纱布盖好,盆内放些鲜大豆和蛆蛹,保持盆内湿度在60%以上。
养殖大棚内种植
在养殖大棚内种植大豆、南瓜或丝瓜,养殖捕捉来的野生斑蝥,并在养殖大棚内留有部分空地。
成虫养殖
成虫采用笼养方式,每个养殖笼一般0.4立方米左右,公母斑蝥数量要一致。笼底铺15-20厘米厚的沙质壤土,饲料主要是豆类和葫芦类植物的花,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保持养殖笼中的湿度在12%-15%。
幼虫养殖
幼虫养殖可以采用山养或室内养殖。幼虫孵化后,放入山间或室内养殖,保持自然室温,及时检查并剔除未被寄生卵块。幼虫的食物主要是蝗虫卵块,需要定期补充和更换土壤。
环境控制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成虫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湿度在70%左右。幼虫生活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17%-20%。
病虫害防治
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确保斑蝥的健康生长。
收获
饲养45-60天后,捕捉未死的成虫进行加工。卵块在自然温度下孵化,幼虫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生长,最终羽化成成虫。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斑蝥的大规模养殖,具有产量大、方法简单、便于掌握等优点,能够较好地解决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状,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