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鹰隼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
选址
农场应选择向阳、避风、人少且安静的地方,面积40平方米以上。
鹰棚应有操场和水口,操场外围需设置铁丝网,网目尺寸为2.5-3.5 cm。
养2-3对苍鹰的鹰房面积约为15平方米,高3米以上,以便苍鹰自由进出,并设置坚固的栖木。
雏鸟护理
刚孵出的雏鸟身上覆盖白色羽毛,睁开眼睛时颜色为灰褐色,嘴部铅灰色,附件和爪子为灰色。
雏苍鹰生长1-2个月后称为雏苍鹰,摄食量明显增加,每天喂肉量约120克,主要食物包括鹌鹑、活鸽子和麻雀,以锻炼捕捉能力。
饲养管理
幼鹰和成年苍鹰在生长六个月后进入青年期,每天下午4-5点喂食一次。
饲养猎隼时,食物包括昆虫、鲜鱼、老鼠和鹌鹑等,建议从幼鹰开始饲养,并逐渐过渡到使用肉片等饵食。
饲养燕隼时,每天每只需要喂瘦肉40克,每周喂1次心、肝等内脏或麻雀、小鸡等,也可喂昆虫。大笼中应设水池供水浴和饮食,笼高2米,设浪木供栖息和运动。
驯化
驯化雏鹰前要先给鹰喂食,然后进行洗胃和热水洗澡,之后用皮眼罩蒙住鹰头,用皮绊拴住鹰脚,并悬挂在空中进行熬鹰,使其疲乏至极点。
驯化过程中要逐渐减少鹰对人的恐惊和敌意,最终使其能够从驯鹰人手臂上啄食,并练习俯冲叼食。
合法饲养
在饲养鹰隼前,必须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依法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申请时需提交养殖场所的详细描述、养殖技术方案及动物来源合法性的证明文件,并按照核准的饲养种类、数量、地点及养殖方式进行饲养。
装备与训练
驯养鹰隼需要配备手套、脚绊、隼台、鹰帽、追踪器等装备,并掌握动物行为、生理特征及训练方法等知识。
繁殖
鹰隼的繁殖期为4—6月,通常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或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为28—30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您可以更好地进行鹰隼的养殖。请确保在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鹰隼的健康和福利。